人生在勤 不索何获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5-07 08:57:26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和同学们:

大家好!今天,我站在飘扬的国旗下,怀着敬畏与期待,想与大家分享一句镌刻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箴言:"人生在勤,不索何获"。这八个字穿越千年时光,是东汉张衡在《应闲》中掷地有声的宣言,更应是当代青年刻进生命的座右铭。

翻开历史的画卷,那些照亮人类文明星空的璀璨光芒,无一不是用汗水浇灌而成。宋代文豪欧阳修幼时家贫,以荻杆代笔在沙地上练字,三更灯火五更鸡鸣的坚持,终成"唐宋八大家"的锦绣文章;徐霞客用三十四年踏遍山川,在瘴疠之地留下丈量天地的足迹,将"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"刻进华夏地理的经纬。正如《诗经》所言:"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",真正的成就从来不是偶然的恩赐,而是以勤为刃的自我雕琢。

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,探索者的脚步从未停歇。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翻阅2000余本古籍,在190次实验失败后,终于从《肘后备急方》中获得灵感,让青蒿素拯救千万生命。北斗卫星团队三十年磨一剑,用自主创新的芯片打破技术封锁,让中国星座闪耀苍穹。这些攀登者用行动诠释着:真理的果实永远悬挂在勇于攀登的枝头,只有永不停歇的求索,才能让思想的火花化作燎原之火。

站在时代的潮头,我们更应读懂"勤"与"索"的深层含义。凌晨五点的教室里,有同学在晨曦中背诵单词的剪影;校运会的跑道上,田径队员反复矫正起跑姿势的执着——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,正是青春最美的注脚。就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,每一次衣袂飘动的线条,都需要画工千万次的描摹;我们人生画卷的每一笔绚烂,也需要日复一日的积淀。

同学们,当我们在题海中感到疲惫时,请记住王羲之洗笔染黑池塘的坚持;当我们面对挫折想要放弃时,请想起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研制核潜艇的坚守。"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",这个朴素的真理,正以亘古不变的姿态见证着每个奋斗者的足迹。

让我们以勤为舟,以索为桨,在知识的海洋里破浪前行。愿我们都能成为时代的追光者,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理想之花,让五星红旗见证我们这一代人书写的精彩华章!

谢谢大家!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